为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坚定科技报国信念,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核动力京兵”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6日至11日赴北京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在核科学技术学院团委书记邱友凤老师的带领下,先后探访了北京大学、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国家核安全局、抗日战争纪念馆、卢沟桥抗战遗址、新奥集团等单位,在实践中感悟核科技力量,砥砺强国之志。
北大燕园:品读学术底蕴,厚植人文情怀
7月6日,团队首站抵达北京大学。队员们漫步在未名湖畔,参观图书馆,沉浸于百年学府的浓厚学术氛围与深厚人文底蕴之中,感悟“兼容并包、追求卓越”的燕园精神,为后续实践注入文化动力。
中核集团:溯源核能发展,展望产业前沿
7月7日,团队走进中国核工业集团。在核地质科技馆,队员们回顾了中国核事业从艰苦创业到创新发展的光辉历程;在杨承宗纪念馆缅怀先辈,并与专家就核能产业未来规划进行深入交流。此行激发了同学们投身核工业、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服务产业升级的使命感。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聚焦前沿探索,启迪科研创新
7月8日,团队前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队员们现场聆听了曹臻院士、吕才典研究员的精彩报告。下午,团队参观了粒子天体中心、博展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II)沙盘模型及中央控制室,深入了解大科学装置布局与粒子物理研究前沿,与科研人员的交流为同学们的学术探索提供了宝贵思路。
核安监管与抗战记忆:筑牢安全理念,传承红色基因
7月9日,团队赴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参观学习。通过观看宣传片、参观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历程馆与科普教育基地,队员们深入了解了我国核安全监管体系的发展历程与核设施应急响应机制。当日下午,团队来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卢沟桥抗战遗址参观学习,回顾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浴血抗战史,缅怀抗战牺牲先烈和遇难同胞。
新奥集团:把脉行业趋势,助力能源变革
7月10日,团队赴河北廊坊开展实践交流。抵达廊坊后,队员们在火车站广场开展了公众关于核认知方面的问卷调查。11日上午,团队调研新奥集团聚变技术研发,听取专题报告,并现场参观聚变实验装置“玄龙-50U”,与科研人员就技术路线与应用前景展开交流。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行程紧凑、内容丰富。团队成员深入科研院所与企业一线,在历史场馆中感悟先辈精神,通过问卷调查触摸社会对核事业的认知脉搏。从北大的人文熏陶到中核的产业溯源,从高能所的前沿探索到聚变能源的未来展望,进一步强化了队员们对核工业全链条发展的理解。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动力,精进学业、勇攀高峰,在服务国家核事业发展中挺膺担当,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