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瑰宝,总在时光流转中绽放新辉。3月8日上午,核科学技术学院学生会携手学生历史文化协会,于西区活动中心打造“控弦破风·萧萧羽鸣”传统射艺体验专场。当君子六艺之“射”邂逅当代青年,一场跨越千年的礼乐文明对话在弓弦震颤间生动展开。
活动构建“理论研习+实战演练”双模块教学体系。在学生历史文化协会会长赵子轩的引导下,参与者系统研习了传统角弓的拇指勾弦法(蒙古式)与三指勾弦法(地中海式),掌握扳指、护臂等传统护具的规范佩戴。现场逾半数为零基础体验者,专注神情中跃动着对非遗技艺的文化感知。
实操环节旋即展开。十米射道次第排开,参与者依序进入站位区。从引弓时的青涩到箭矢破风的从容,从脱靶的遗憾到中鹄的欢欣,青年学子在张弛之间体悟“射以观德”的礼教精髓。主办方特别设置的箭矢回收机制,既保障了训练连续性,更培育了协作精神——每轮射击完毕,参与者自觉退至安全区,待志愿者完成箭矢回收后继续研习。
活动现场构建全周期护航体系:教学组实时纠正动作偏差,保障组采用分段式箭矢管理,摄录组完整记录文化实践影像。当最后一支羽箭破空而出,整个箭道区域自发响起掌声——这既是对精湛技艺的礼赞,更是对文化传承的致敬。
活动总策划赵子轩总结道:“每一张拉满的角弓,都在续写‘发而不中,反求诸己’的修身哲学。”活动通过具身体验实现文化基因的唤醒,让《考工记》记载的“弓人六材”之说在当代青年手中绽放光彩。
此次传统弓体验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校园生活,也让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核科学技术学院学生会将持续深化特色文体活动矩阵建设,通过构建传统文化育人新范式,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六有”大学生。
(核科学技术学院学生会、学生历史文化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