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知
链接
教学信息
学院新闻
图片要闻
科研信息
学术活动
通知公告
更多>>学术活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通知>学院新闻

黄秀英女士在“王淦昌大讲堂”作报告:桃花源里人家——徽州古民居


20211128日上午900,由核科学技术学院、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主办的“王淦昌大讲堂”在东区水上报告厅举行。安徽博物馆协会秘书长,原省博物馆副馆长黄秀英以“桃花源里人家——徽州古民居”为题做学术报告,详细地介绍了徽州古民居所处的自然环境以及徽州古建筑中极具代表性的“三绝”和“三雕”,全校数百名师生到场聆听。报告由核科学技术学院执行院长、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主任封东来院士主持。

  “山限壤隔,民补染他俗”、“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这正是对徽州古民居人文与所处地理环境的最真实写照。古徽州人在峰峦掩映、山川崎岖的地理环境中,巧妙运用“天人合一”理念,在徽州这片天地中,构建出“画里乡村”。徽州古民居,追求人和自然的融合,是中国明清时期民间建筑最珍贵的遗存,保存了现在已经消失了的古村落的一种基本形态,具有桃花源般的诗意风光。

同时,徽州古村落的构造也深深被徽州人的风水概念影响。古徽州州人认为,水是财的象征,古徽州村民希望水系能够将财气带给每一个族人,因此,将一般自东向西流、弯弯曲曲的水道改成“之”字形的水口。在那里植树、架桥、建亭,既是入村的标志,又是供人休闲的绿地,被称为中国最古老的乡村公园。

黄秀英从宏观上为大家细致描述了古徽州的大环境后,着重描述介绍了徽州古民居的祠堂、牌坊和民居(三绝)。坐落在徽州古民居村落中处于村中最中心的置,且建造的最为威严、辉煌的是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追源报本的精神圣殿,古徽州人采用“鱼化龙”来寄托后代金榜题名的期盼。徽州,素来有“牌坊之乡”的称号,牌坊是民间建筑博物馆,徽州,素来有“牌坊之乡”的称号,譬如棠樾牌坊群,以“义”字为中心,按忠、孝、节、义顺序由两头向中间排列,气势雄伟,雕刻精细,极为壮观,彰显着徽文化程朱理学“忠、孝、节、义”的伦理道德。“有堂皆设井,无宅不雕花”,是对古徽州民居的总结。徽州古民居,外表是朴素的粉墙黛瓦,内部全是精雕细琢的艺术品。

黄秀英也对中国科大的同学们寄予深切的期望,希望同学们能在学习之余,多能关注传统历史文化,从中汲取营养,成为国家未来的希望,民族的栋梁。

报告后,在场师生与黄老师进行了亲切地交流,纷纷赞叹徽州古民居秀丽、大气、精致之美。

最后,封东来院士向黄秀英女士赠送了“王淦昌大讲堂”特邀报告纪念牌,感谢黄女士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



文件附件
相关新闻
  • 黄秀英女士在“王淦昌大讲堂”作报告:桃花源里人家——徽州古民居

欲浏览最佳效果 建议你使用IE4.0版本以上的浏览器 屏幕设置为800*600 增强色16位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