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日至8日,我校核科学技术学院与东京大学合作,开展了日本“JST樱花科技计划”。在叶民友教授的推动下,应东京大学梶田信教授邀请,核科学技术学院刘哲老师带领2名硕士研究生和5名本科生组成的代表团,先后访问了东京大学、名古屋大学和日本国立聚变科学研究所,开展了深入的学术交流。

在东京大学,梶田信教授给同学们讲授了磁约束核聚变中边界等离子体与壁材料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以及低能等离子体辐照诱导材料表面纳米化的应用。

随后林祐貴助理教授带领同学们参观了新领域创成科学研究科梶田教授研究室的LOTUS-I、LOTUS-II直线等离子体装置和RT-1磁约束装置、小野教授研究室的UTST磁重联装置和高濑教授研究室的TST-2球马克装置。

东京大学还为访问团队的到来举办了热情的欢迎会。晚会上,中日学生进行友好交流,探讨各自的研究领域,了解彼此的文化习俗。课后,访问团队在薛淇博士的带领下参观了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同学们亲身体验了日本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成果和精心设立的科普平台。
在名古屋大学,大野哲靖教授和田中宏彦副教授向同学们讲授了在NAGDIS- I、NAGDIS-II等装置上开展的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实验研究以及脱靶等离子体物理研究。石权博士和王晨旭博士也和访问团队在低能等离子体辐照及等离子体-波相互作用领域开展了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后,田中副教授带领访问团队参观了大野研究室的直线等离子体装置和托卡马克装置。

在日本国立聚变科学研究所(NIFS),増﨑貴教授为访问团队介绍了NIFS的整体情况和大型超导仿星器LHD(Large Helical Device)装置,并带领访问团队实地参观了LHD装置及其诊断设备平台。

同时,此次访问交流特别策划了中日同学的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双方科研成果展示讨论与深度文化交流,同学们了解了日本在磁约束核聚变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东京大学、名古屋大学与我校在核聚变领域的密切学术合作,吸引了同学们深入学习核聚变物理的兴趣和热情。同学们一致认为这次交流不仅极大地拓展了学术视野,提升了研究能力,还加深了双方的相互理解,碰撞出了新的思想火花。

“樱花科技计划”由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于2014年发起并全额资助,邀请亚洲国家青少年与日本青少年、科学家、研究人员等开展科技交流活动。我校自2014年实施该计划以来,已成功获得50余个团组立项,团组数量与实施规模均位居全亚洲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