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核科学技术学院在西区科技实验楼1617会议室举办第八十三期专题讲座,特邀日本国立核融合科学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Fusion Science,NIFS)Hiroyuki Yamaguchi副教授和Akihiro Shimizu助理教授,作题为"Design activity of QA/QI flexible stellarator at NIFS"和"Physics/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quasi-axisymmetric stellarator CFOS-T"的报告,报告会由等离子体物理与聚变工程系祝曹祥特任教授主持。

Hiroyuki Yamaguchi在报告中介绍了NIFS未来十年在仿星器领域的研究规划,并重点介绍了名为VAST(Variable Symmetry Torus)的新型仿星器实验装置。VAST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够在同一装置中实现两种不同对称性位形:QH(quasi-helically symmetric)和QI(quasi-isodynamic)。该装置的设计将为研究仿星器等离子体的物理特性提供重要平台,研究包括MHD平衡特性、湍流输运在内的一系列关键科学问题。最后Hiroyuki Yamaguchi教授还强调了实验装置对于仿星器领域发展的重要性。

Akihiro Shimizu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CFQS-T(Chinese First Quasi-axisymmetric Stellarator Test device)的工程设计方案。该装置旨在验证QAS(quasi-axisymmetric stellarator)的等离子体约束性能。作为CFQS(Chinese First Quasi-axisymmetric Stellarator)的测试装置,CFQS-T已于2024年7月完成建造,并且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具有足够的精度和良好的磁面。Akihiro Shimizu教授还提到,仿星器装置的工程研究对于推动仿星器技术发展和聚变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也将继续推动CFQS的全面建成。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与老师们就仿星器装置工程设计、仿星器中的湍流输运等前沿领域展开了深入而广泛的学术探讨。学生们结合自身学习和研究中的问题,踊跃提问,老师们则结合实际案例和研究经验,为学生提供了专业、细致的解答和指导。
本次报告为核科学技术学院师生提供了与国际顶尖学者深入交流的宝贵机会。通过两位教授的精彩报告,大家不仅了解了仿星器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还对QAS和QA/QI仿星器装置的设计与工程实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未来,核科学技术学院也将继续致力于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发展,为实现清洁、可持续的聚变能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