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等离子体物理与聚变工程系发展研讨会”在合肥顺利举行。
本次会议以落实学校“一流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行动纲领为契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科大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大力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进一步凝练学科特色,加快学校“双一流”建设。
系主任郑坚教授致开幕式词,阐述本次会议召开的重要意义,并对此次会议研讨内容作了简要介绍和期望。
随后,孙玄教授对院、系教学实验室建设的目标、内容、成果、创新点作了介绍,力争完善多层次梯级提升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实现基础技能训练、高级专业实验和自主创新性实践的有机融合。
吴征威研究员介绍了等离子体物理与聚变工程系本科课程设置及培养计划,包括专业(应用物理学和工程物理)、方向(等离子体物理和聚变科学与技术)、学制要求等,努力体现我校“基础宽厚实”的优良传统,突出“专业精新活”的鲜明特色。
接着,蔡辉山、谢锦林、兰涛、刘阿娣、吴征威、贾青、胡广月、孙玄等教授对各自研究领域与最新进展做了介绍。
(蔡辉山:磁约束理论与模拟)
(谢锦林:高温等离子体先进诊断)
(兰涛:KTX发展思路)
(刘阿娣:磁约束聚变物理实验)
(吴征威:等离子体医工结合)
(贾青:高能量密度物理)
(胡广月:激光等离子体先进应用)
(孙玄:场反位形装置及物理)
在讨论中,核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庄革教授表示等离子体物理与聚变工程系特色突出鲜明,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国家在重大科技设施建设方面的战略需求,充分发挥数理基础学科的教育优势、大科学装置的平台优势以及所系融合的资源优势,培养具有卓越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陈京研究员建议随着科研环境和评价体系的发展,需要与其他工程物理院校进行充分交流,梳理新时期发展方案,将实验与理论结合的更紧密。中国科大地空学院陆全明教授指出空间等离子体方向与聚变工程存在深层次的联系,希望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强调了引进顶尖人才的重要性。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张寿彪研究员提出希望基于所系结合,做好提前布局、整合资源,促进成果转化效率提升。
会议确定了本系应用物理专业和工程物理专业课程组组长,以及各门专业课程负责人员名单,为建设一流课程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接下去的工作中将充分利用“所系结合” 优势,发挥校友作用,弘扬“红专并进、 理实交融”的优良校风,进一步以学科建设为引领,带动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内涵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