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测试方法国家标准计划立项

发布时间:2024-07-29浏览次数:10



近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牵头,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发起的《等离子体参数综合测试方法》国家标准草案,通过立项审查,分配标准编号:2022004939,计划号:20242288-T-491,由TC487(全国光电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该计划的下达标志着等离子体诊断技术标准化工作的重大进展。

等离子体被称为物质的第四种状态,是宇宙中最丰富的物质形式。等离子体技术在集成电路、环境卫生、材料改性、以及冶炼、喷涂和焊接等行业领域已被广泛应用,对国民经济影响显著。同时,可控核聚变的实现离不开对等离子体参数的精确控制。

《等离子体参数综合测试方法》计划以国家标准的形式对等离子体参数及测试方法进行规定,旨在建立对各类等离子体中电子密度、电子温度、活性物质种类等重要参数进行精确、高效的测试方法体系。此次标准草案通过立项评审,为等离子体物理研究和应用开发提供了关键支撑,有助于规范集成电路、聚变能源、材料改性等领域产业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

作为我国最早设立等离子体物理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我校核学院在核聚变、等离子体测试方法、低温等离子体应用等方面积累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与技术经验。此次获批的国家标准计划,是对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的系统总结与凝练。通过该标准的编制,我院将充分利用人才、平台与装置优势,促进等离子体技术发展,为我国等离子体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该标准计划制定中得到了国家磁约束聚变能专项、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多途径磁约束聚变研究中心、低温等离子体物质改性装备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培育)等的支持。

近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联合相关单位,开展技术标准化的研究和应用,先后参与制定了《表面抗菌不锈钢第1部分:电化学法(GB/T 24170.1-2023)》、《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检测方法及评价(GB/T 21510-2024)》、《纳米银胶体溶液(GB/T 39630-2020)》、《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规范(DB34/T 4498-2023)》等国家及地方标准,推动相关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