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光同行 核粒注能 —— 核科学技术学院组织学生赴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西北核技术研究院实践交流

发布时间:2024-09-03浏览次数:10



2024812日至820日,由核科学技术学院2022级、2023级共24位同学组成的“核粒注能”团队在方智勇老师带领下,前往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和西北核技术研究所交流学习。

12日,“核粒注能”团队抵达兰州近物所,首先来到核物理中心调研学习。核物理中心的老师们向同学们介绍了核物理中心的组织架构,并为同学们作原子核物理前沿进展的报告,重点讲解了稳定核素岛的概念,以及核物理中心在发现新元素进程中的努力。核物理领域的前辈们对以中国命名的新元素的不懈追求,以及他们对科学研究的热爱,让同学们深深感动。

13日,同学们来到原子物理中心,各科室的老师们以海报为依托,为同学们讲解他们的研究方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同学们理解原子核和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了解了目前原子物理研究的困难与前景。

14日,同学们前往直线加速器中心学习。同学们在学长的带领下参观直线加速器和中央控制室,阅读相关读物,并了解了加速器驱动的先进核能系统(ADANES),同时理解了加速器在基础科学研究和核能利用中的重要地位。

15日和16日上午,同学们分别前往材料中心和先进核能中心,依次进入各个实验室,详细了解实验室的科研内容。经过几天的参观、座谈和聆听学术报告,同学们分别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与对应导师进一步探讨,并参与相关课题组的组会活动进行深入学习。


16日下午,同学们分为三组,分别前往兰州大学、兰州市中山桥以及兰山公园开展社会实践调查,针对性调研了普通市民对核技术与核科学相关知识的了解、期望及担忧,并为他们科普核科学知识。

18日至20日,同学们入住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系列实验室,了解了研究所基本情况。

经过几天的考察学习,同学们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不仅加深了对核科学前沿技术的认识,还通过实地调研核技术在国防方面的应用,为今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积攒了宝贵的经验。学院和实验室将持续发挥好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引领青年学生在实践学习中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投身科研事业,以实际行动为科技创新和国家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