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光同行 团聚力量 ——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核科学技术学院开展2024年团学组织团建活动

发布时间:2024-12-02浏览次数:10



为促进团学组织骨干间的交流与了解,增进组织的凝聚力与团队精神,1123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核科学技术学院在安徽省六安市组织开展2024年团学组织团建活动。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团委(核科学技术学院团委)书记邱友凤,副书记杨小鹏,研究生会、学生会骨干以及各级班、团委成员共三十余人参与本次活动。

上午九时,一行人抵达皖西大裂谷进行参观。据了解,皖西大裂谷集峡谷地貌和洞穴景观于一体,裂谷长约1500米,由流水沿断裂构造长期侵蚀下切所形成。其中,著名景点“三道闸”尤为陡峭险峻,峡谷夹缝间仅有不足半臂宽的木板用于通行。偶遇巨石拦路,同学们利用石壁上安装的铁链辅助前进,已通过的学生主动回头协助后续同学,一起通过屏障。在此次穿越峡谷之旅参与者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下午两点,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实地探寻革命先烈们的光荣事迹。步入纪念馆,正中间一座名为“脊梁”的群像浮雕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讲解员向同学们介绍了革命先烈在大别山区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大家抬头观看浮雕及两侧展示的大别山部队番号记录,深刻体会到皖西地区浓厚的红色历史背景。


在讲解员的介绍下,同学们对大别山革命老区的红色事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大别山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涌现出了数不胜数的抗战英雄,其中从皖西地区走出来的开国将军就有108位。一件件文物,一座座雕塑,一段段文字,将大别山区人民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画卷徐徐铺开,也让大家对“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

 

此次团建活动是一次磨炼意志、淬炼品格的实践之旅,也是一条缅怀先烈,培育精神的传承之路。丰碑巍巍铭刻皖西英烈千秋伟业,碧水依依诉尽老区人民无限深情。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对“大别山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今后将自觉继承英烈遗志,坚定理想信念,肩负时代责任,争做红专并进的“六有”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