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科学院科发人函字〔2025〕10号《关于做好2025年度中国科学院各类研究生奖学金初选工作的通知》精神,经学生本人申请,院内组织答辩初评,共产生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候选人3名。现将候选人名单(含排序)及科研成果简介进行公示如下:
卢嘉炜,BA20048033。针对当前核能和新能源主要原料供应问题,本工作主要从“开源”和“节流”两个角度,围绕从初级(盐湖卤水)和次级能源(废旧锂电池)中回收锂展开。通过研发新型萃取体系,突破了高Mg/Li比和高Na/Li比盐湖卤水中锂的提取技术难题,提出两种盐湖中锂的回收方案;此外,提出三种不同的工艺流程,实现废旧锂电池中Li、Mn、Co和Ni的逐步快速高效回收,金属的回收率均可达到97%以上,回收纯度均在96%以上,且Li2CO3纯度可达到99.9%;通过采用多种表征手段以及DFT计算对机理进行深入探讨,同时采用新型自主研制的膜乳化循环萃取装置,使得萃取时间和萃取剂用量平均可节省70%左右,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申请人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一区期刊Chinese Chemical Letters、Desalination发表论文2篇,核心期刊2篇,以第二顺序人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审2项目,共计参与发表学术论文11篇。
赵闪光,BA22214021。申请人依托同步辐射 X 射线谱学和能谱技术, 对多场调控下的 VO2相变电子态以及相变器件进行了研究。基于VO2薄膜的近室温相变特性,提出了一种 VO2多物理场相变调控的信息加密器件;利用相变前后独特的红外光开关效应,研制了基于自支撑 VO2薄膜的红外激光限幅器;针对激光防护的重大需求,研制了VO2薄膜的低阈值高性能红外激光防护器件。基于以上工作,申请人在ACS Nano、Advanced Science、Nano letters、Laser & Photonics Reviews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3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篇,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
韩玉箫,BA22214005。申请人针对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高约束等离子体中快粒子激发多模阿尔芬模特性的研究”课题对托卡马克中高能量粒子诊断的需求,发展了高分辨率快离子损失探针(FILD)诊断系统。具体工作包含自主开发了一套FILD模拟计算程序、FILD数据采集系统控制软件、FILD数据预处理软件等,为快离子损失探针的设计搭建、实验运行奠定了基础;另外自主设计了FILD台面标定实验装置,为快离子损失探针的台面标定提供了可能;在HL-2A装置上发展了一套快离子损失探针,采用了新型探测器位置姿态磁耦合调节、传像束分光、特殊设计的光路等;在HL-3装置上发展了一套快离子损失探针,采用了新型的低自阴影探测器、分光传像束等,使得该FILD可以获取高时空分辨的数据,该FILD在2024年实验中成功获取到了快离子损失有效信号,为HL-3装置首次。在2025年实验中成功获取到了若干高频MHD不稳定性诱导的高频快离子损失信号,为585所首次;并且基于FILD实验数据对鱼骨模不稳定性诱导快离子泵浦损失的机制进行了研究。基于这些工作,申请人在Journal of Instrumentation、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Fusion Engineering and Design、Nuclear Fusion、IEEE Electronic Publication Agreement Receipt、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辐射防护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授权软件著作权4项。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篇,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4项。
公示时间:2025年4月17日-24日。公示期间如有异议,请实名反馈至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
联系人:周老师
联系电话:0551-63603112
办公地点: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3号楼319室
电子邮件:zhout934@ustc.edu.cn
核科学技术学院
2025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