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青年学子将学术实践和社会服务有机结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本科生实践支队16人,在本科生班主任周楚老师的带领下,于7月21日至25日赴广东东莞、惠州、深圳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本次社会实践围绕核科学、新能源技术等领域展开深度调研,通过实地参访、学术交流及社区互动等形式,展现了当代青年服务国家战略、助力科技创新的使命担当。
7月21日,团队首站抵达东莞市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研究部。这里坐落着全球第四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装置,是材料科学、物理、化学化工、生命科学、资源环境和新能源等多学科领域的强大科研平台。在系统参观中国散裂中子源科普展厅过程中,队员们通过加速器模型、靶站三维动画等展项,全景式了解了这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历程与技术体系。实地考察环节,支队成员深入谱仪实验区,并结合樊瑞睿研究员《中子与原子核》的专题报告,对大科学装置的战略价值形成更立体认知。
7月22日,团队转至惠州,前往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惠州研究部参观学习。在两场专题报告中,同学们初步接触到“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及“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CiADS)两大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报告详细介绍了依托装置开展的同位素生产、重离子精准放疗、乏燃料嬗变等前沿应用场景。随后,同学们来到地下HIAF装置现场,领略宛如蛰伏巨龙蜿蜒于地底的重大科技装置,装置呈现的工程奇观与报告中的理论阐释形成生动互证,使同学们对关键技术原理有了具象认知。
7月23日上午,同学们来到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企业领导及校友们的专题报告,同学们系统了解了中广核集团在我国核能发展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在参观研究院综合热工水力与安全实验室时,课堂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结合让同学们深受启发。下午同学们转场到大亚湾核电基地,1.1万平方米的核能科技馆以“华龙出海”为设计主题,通过沉浸式展陈生动展现我国核电自主创新历程。从关键技术突破到海外项目落地,同学们深切感受到几代核电人的奋斗精神,进一步坚定了投身核能事业的信念。
7月24日上午,同学们走进深圳市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重点考察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研发体系。在集团展厅,同学们一步步领略比亚迪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起的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研发体系。在座谈会上,相关人员介绍比亚迪企业优势以及实践经验,同学们就电池安全性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提问。
7月24日下午,同学们各自组队,在严守礼仪规范的前提下,一方面对当地居民关于核科学的了解程度进行调研,一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加细心讲解的形式进行核科普。
学思践悟,挺膺担当。此次社会实践既是一次科技探索之旅,更是一堂生动的国情教育课。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学习科研,让青春的步伐始终与祖国同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