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自2023年开始试点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本科生),支持优秀本科生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科学基金项目。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资助名单,核科学技术学院2022级本科生孟泽远申报的《新一代正负电子对撞机正电子环中的电子云不稳定性研究》项目获批。
该项目针对超级陶粲装置(Super Tau-Charm Facility,以下简称STCF)中,高流强的正电子束流面临严重的电子云不稳定性风险展开研究。研究将从正电子环中电子云的建立过程入手,结合真空腔结构与束流参数,分析电子云对束流的影响,寻找相关不稳定性的增长率与阈值条件。使用pycloud、pei等仿真工具,对不同运行束流能量、不同填充模式下的电子云分布进行模拟,并结合国际上SuperKEKB、BEPCII等对撞机的经验,提出优化真空管结构、表面涂层、螺线管约束等策略。最终构建一套电子云密度的抑制方案,为STCF设计和研究提供支持,确保亮度目标的实现。项目指导老师为唐靖宇教授和邹野研究员。
孟泽远同学于大二下学期进入唐靖宇教授课题组,积极参加科研工作,主持了题为“超级陶粲装置对撞环磁聚焦结构设计”的大创项目,结题时获得校优。2025年寒假期间,其参加核科学技术学院组织的樱花科技计划项目,赴日本东京大学和名古屋大学进行交流访学。同年暑假期间,在日本KEK(高能加速器研究所)进行暑期研究,并在周德民副教授的指导下,开展储存环中阻抗问题的研究。近期参加上海举办的国际加速器学校(ISBA25),探索自由电子激光(FEL)相关物理,并作为代表展示工作成果。
据悉,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本科生)设立以来,核科学技术学院已有5名本科生同学获批该项目。核科学技术学院坚持以培养面向“国之重器”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依托国家级大科学装置平台,推动学生深入科研一线、开展研究型学习,提升科学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