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等离子体物理暑期学校在我校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7-22浏览次数:10



77-13日,为期一周的2025年“中国等离子体物理暑期学校”(简称CSSPP2025)在我校成功举办。共有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等研究所的140多位学生和青年学者作为学员参加了此次暑期学校。此次CSSPP2025的主题是宏观磁流体稳定性和快粒子物理相关内容,聚焦等离子体物理与核聚变前沿,邀请了国内22位本领域知名专家授课。中国科大核科学技术学院庄革教授和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刘海庆研究员担任组委会共同主席。

77日上午的开幕式上,庄革教授向来自各高校和研究所的专家和学员表示诚挚的欢迎,强调青年人才对聚变能源未来的关键作用。首日课程聚焦中国磁约束核聚变实验的最新进展。钟武律研究员带来了HL-3实验的最新成果报告,胡建生研究员则深入介绍了EAST实验的突破性进展。下午的课程则放眼全球与国内其他重要装置,ITER中心副总干事罗德隆解读了ITER计划的国际合作进展,庄革、陈忠勇、高喆、程钧等教授分别介绍了KTXJ-TEXTSUNISTCFQS等实验装置的运行情况与研究动态。

78-13日,来自国内知名高校和研究院所的专家们系统讲解了磁流体基本原理与基础理论、等离子体不稳定性-磁流体理论、动理学理论、托卡马克平衡理论、高能粒子与MHD不稳定性、托卡马克中磁流体不稳定性数值模拟、新经典撕裂模理论以及聚变与人工智能简介等前沿方向。王晓钢、李定、王少杰、孙有文、傅国勇、陈伟、郝广周、蔡辉山、刘健、张洋、郑玮、杨宗谕、兰婷等十几位专家分别进行授课。

专家们不仅传授了扎实的理论知识,也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课间休息时间,参会学员和专家们进行了积极的交流。每天课程结束后安排的答疑环节气氛活跃,学员们踊跃提问,与授课专家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712日下午,学员们前往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参观学习,先后参观聚变创新展览馆、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李建刚院士为100多位学员介绍了前沿聚变科研成果与应用进展。

13日上午全体学员参加并顺利完成了结业考试,标志着2025年中国等离子体物理暑期学校正式圆满落幕。此次暑期学校系统传授了知识,激发了投身聚变事业的热情,为领域人才培养注入新活力。

中国等离子体物理暑期学校”由已故著名等离子体物理学家蔡诗东院士于上世纪80年代初倡议发起,旨在推进中国等离子体物理研究,培养人才,践行“把等离子体物理的根扎在中国”的理想。2025年中国等离子体物理暑期学校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梦想的集结。它为中国等离子体物理与核聚变研究领域的青年人才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学习平台,为未来中国乃至世界聚变能源事业的发展播撒下充满希望的种子。学员们带着满满的收获、深厚的友谊以及对聚变事业更坚定的信念,从中国科大启程,继续追逐照亮人类未来的“聚变之光”。